浅析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
2022-07-13
调味品广泛应用于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用于调和味觉和嗅觉,具有去腥、去臭、去香、去鲜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中国有很多种调味品,按照分类标准,调味品有食用盐、糖、酱油、醋、味精、香油、酱、鱼露、耗油等17种。按配料分类,可分为单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单一调味品是指只含有一种主要原料的调味品,而复合调味品通常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复合调味品的加工方法有三种:提取发酵法、分解反应法和原料调配法。目前,原料调配是复合调味料的主要方法。通过控制不同原料的用量,可以调配出不同的风味。传统的单味调味品更多的是依靠发酵生产,发酵酿造周期长,生产周期更长,工艺更复杂,准入门槛相对较高。
调味品主要包括餐饮、家庭和食品工业等三个消费渠道,占比分别为60.0%、30.0%和10.0%。餐饮消费和家庭消费占90.0%,是调味品主要的消费渠道。从消费粘性来看,餐饮渠道的粘性强于家庭渠道。餐饮消费者对口味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品牌,复购率高。而家庭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喜欢尝鲜,更容易接受新的口味和品牌,消费粘性弱于餐饮渠道。从消费来看,餐饮渠道的调味品消费更高。出于对健康的追求,家常菜一般选择少用调味品。在外就餐,厨师更注重菜肴的味道,在外就餐浪费量大,所以在外就餐场景下的调味品消耗量要大于家常菜。据研究数据表示,在外就餐和在家做饭时,每公斤食物的调味品消耗量分别为7.19克和4.58克,在外就餐时调味品消耗量是在家做饭的1.6倍。从价格敏感度来看,家庭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较低。End-B客户非常注重成本,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家庭消费者购买调味品的频率较低,一般为1-2个月一次。调味品人均支出占食品烟酒人均支出不到2%,调味品本身单价不高,难以察觉小幅涨价,因此价格敏感度不高。
整体来看,餐饮渠道粘性大、稳定,新品牌进入有一定难度和门槛。已建立优势的品牌将持续受益,享受渠道带来的稳定收入。家庭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品牌突破需要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实现,提升品牌知名度,竖立品牌形象,需要更多的营销费用,竞争也相对激烈。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璞真惊艳亮相榕城福州丨璞真食品2023第32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圆满收官!
第32届中国厨师节博览会已落下帷幕,璞真食品作为福建本土企业,在复合调味品行业一直保持强有力的品牌影响力,这次展会受到更多餐饮从业者及美食爱好者的青睐。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展会现场的精彩时刻!
璞真闪耀青岛| 良之隆2023年第六届中国鲁菜食材电商节圆满收官!
8月11日-8月13日,良之隆2023年第六届中国鲁菜食材电商节在青岛国家会展中心1号馆隆重举行。展览总面积12000M2、5000+新品爆品、近千家餐饮类、食品类参展商空降青岛,现场呈现品类多样、夺人眼球的各类产品,让广大参展观众一饱眼福。
2023年6月3日,福建省正餐行业协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109会议室召开换届大会,并成功举办“第四届福建省餐饮创新发展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向内扎根·向外生长”的主题,邀请中国餐饮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烹饪协会企业家委员/正餐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餐饮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吴坚先生作“2023中式餐饮大数据消费报告”,邀请厦门璞真食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韦文健先生分享“大数据营销环境下极致风味的灵感捕捉”,邀请美团到餐中坚客户城市经理甘封封女士解读“福州餐饮市场数观新机遇”,邀请令狐冲&舞爪联合创始人谢哥“2餐饮连锁的预制菜之路”。众嘉宾多维度引导餐饮人基于大数据分析,解析新背景、新消费环境下餐饮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璞真食品在本次论坛获得“2022年度福建省预制菜金牌菜品”的有红葱香酱、金汤酸辣酱、手扒鸡腌酱。兼并荣获2022年福建省预制菜领军企业、2022年度最佳餐饮合作伙伴多项荣誉。